應用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(AML) 的前身為國家教委 1993 年批準成立的破壞力學開放實驗室,1999 年正式命名為破壞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,2009 年更名為應用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。在黃克智院士的帶領下,作為全國重點學科力學的骨干研究基地,實驗室承擔了眾多國家重大和重點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項目,取得多項國家科技成果和人才培養獎。實驗室在國際上有重要的學術影響,實驗室對國內外科學工作者開放,進行廣泛的學術訪問和交流。從 1998 年以來,在教育部和科技部組織的重點實驗室評估中,3 次評為 A 或優秀。實驗室教授指導的研究生自 2002 年以來,共獲得 12 篇全國優秀博士論文。
實驗室的宗旨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學技術領域的力學問題,特別是結合國家高新技術和新材料研究的發展戰略,進行在多物理場和多尺度耦合作用下的應用力學的基礎研究,探討防止失效和破壞造成經濟損失和社會效應的科學理論和方法,并為國家培養高層次的創新性專門人才。
AML 的宗旨是研究材料和典型高新技術結構在各種環境中的固體、流體力學行為,以及復雜系統的動力學響應。發展對重要和關鍵工程結構進行完整性評價的科學理論和方法,并為國家培養出高層次的創新性專業人才。
AML 的開放目的是充分利用實驗室的科研與教學設施,為國內外與應用力學有關的優秀科學工作者提供條件,促進跨學科研究合作,促進學術思想和人才的廣泛交流。
AML 的建設和發展方向是結合國家高新技術和新材料研究的發展戰略,進行力學、物理學與材料科學的多學科交叉研究,探討各種系統在力、電、熱、光、磁等復雜耦合載荷下的宏、細、微觀多尺度的本構理論。開展對以固體和流體系統為主體的應用力學基礎研究,開展結合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關鍵力學問題的應用基礎研究。實驗室在教育部和清華大學的指導關懷下,將建成先進的實驗、理論和計算環境,通過開放和流動聯合的運行機制,在研究工作、人才培養、國內外合作交流和學術活動等方面都達到國際一流水平,建成國際上有重要影響和學術地位的應用力學開放研究實驗室。